我很不喜歡龍應台,這是朋友都知道的。我認為她太過傲慢,與陳文茜之流相差無幾,喜歡用「你所不知道的知識」來證明一些淺顯卻不見得正確的知識;這是知識的傲慢,也是自以為布爾喬雅的死中產最容易犯的錯。最近龍女士寫了一篇〈自首報告:路走得寬闊,人顯得從容〉,說是無意為馬英九辯護,裡面的內容卻真的不忍卒睹,隱隱有衝衝衝說「歷史共業」的感覺。我在網路上看到一篇龍應台,我真的不懂妳,內容相當精彩,有興趣的可以去看一下;對於龍應台我已經懶得批評,我想談的是馬英九。
馬英九是個好人(遞卡),他溫良恭儉讓,長得人模人樣,又是Harvard Law的博士,號稱具有台灣政客少有的國際觀,是泛藍(或者我泛藍女友最愛自稱的中間選民)對於陳水扁集團最後的一線希望;沒有馬英九,泛藍似乎也贏不了2008。
可政治人物不是好人好事代表,馬英九所有的優點,其實與民進黨的本土論述相去不遠。同樣都是包裝,同樣都是藉由鄙視他人的價值來顯現自己的正義。每個人在他自己的論述裡面,當然都有不可思議的主角威能;除去這些其實空洞無物,甚至不誠懇不真實的論述以後,到底政治人物還剩下什麼?
我以為是能力。蘇貞昌會「不清廉」嗎?2000年以前的陳水扁會「沒有誠信」嗎?這些都是幻術,都是把能力藏在魔法師身後衣櫥的魔術手法;因為能力需要長時的檢驗才能稍微證實他的存在,所以虛偽的論述成為政治的大宗,所以民進黨本土愛台灣,所以馬英九清廉正直一言九鼎,具有完美的誠信。
國際觀這種東西,在台灣這種根本沒有國際外交的鳥地方,是能發揮多少用處?呂秀蓮可也是Harvard的高材生,為什麼沒有人稱讚她的國際視野?這是因為呂秀蓮很遺憾地沒有,還是這東西根本就不存在?台灣的國際外交,基本上就是美國美國日本。台美關係還不是看中國臉色,馬英九上去又能增加多少分數,真的走出什麼台灣的路嗎?不不不,馬英九可是主張統一的,台灣不會因為他而更能跟國際接軌;馬英九還曾是個保釣的鷹派,他上台以後會增加多少台日關係的緊張,這反而是日本方面非常關心的。
特別費這個案子,基本上我相信馬英九的沒有犯意;像這種服垢蔽以矯俗干名的人,生平最害怕別人說他貪。老殘遊記裡的玉賢跟剛弼兩個清官,其實就是殘忍與剛愎的代表;馬英九不殘忍不剛愎,可是清官並不是能吏的同義詞。以誠信而言,他也不是個一言九鼎的人;說不選台北市長的是他,最後成為首位連任成功的台北市長的,也是他。
台北市在國民黨手上已經八年了,郝龍彬一接手就狀況連連,連個蜜月期都沒有;台北市出過多少奇怪的案子,醫療人球事件,遠一點的抽水機事件,這些事情馬英九除了震怒以外,我不知道他負了什麼責任。
忠孝東路的公車專用道,明明建好了卻又不敢用;公館大學口附近的交通,每到上下班就要癱瘓一下;台北市號稱是全球獨步的無線網路城,可昧於技術的現實把802.11b建好了,才發現這玩意根本就不再是業界主流。泛藍的支持者常說陳水扁是剪綵市長,只會作些討好民眾的表面功夫;馬英九這八年有多高明嗎?我不以為然。
很多泛藍的朋友說,一定要讓馬英九選上;只有馬英九才能給民進黨教訓,只有馬英九是泛藍最後的希望。這樣的說法我們都很熟悉;把馬英九換成陳水扁,把民進黨換成國民黨,然後藍綠對換,這樣的句子不是兩千年總統大選時最常拿出來講的嗎?
馬英九困在特別費的迷宮裡走不出來,旁邊的人也懶得幫他好好辯護;更外圍的一些謀士文人,就用天下國家這種自以為是的大帽子去喝令他人噤聲。馬英九身旁的光環,本來就是台灣政治造神現象所聚合而成的渣滓;當這些「清廉」、「誠信」、「國際觀」的附加價值都慢慢消去以後,能力其實並不怎麼突出的馬英九,就在這些創造出來的價值裡迷了路,在原先高喊的口號已不知所蹤的岐路裡亡羊。當馬英九不再清廉,不再誠信,國際觀又只是個假象的時候,馬英九還剩下什麼?
而秦失其鹿,天下共逐之也是很合理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