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不願面對銳利的選擇,因為它們讓我們無法自然而然的行動,就是那些毫無關連卻又讓人舒坦的事情。假設某個人認為經典文學是自己的最愛,但是直到在那片沙漠上,才知道自己的最愛其實是浪漫小說呢?假設我們以為自己是個正直的人,但是看到一千萬時又不得不心動,那時又該如何?
– 還是 Alain de Botton
我不喜歡矯俗干名的行為,我討厭虛偽,可是這不代表我自己就是個誠實的人。我以為自己凡事都有計畫,可是我常常為了一些藉口而把整件事情改弦易轍;那些計畫只是為了我的拖沓逃避而巧言讓我心安。
最近把《愛上浪漫》重新讀完了。在我們戀愛到一半時,我開始重新溫習這本小說;然後隨著小說裡的人物口角爭執,即便問題不盡相同,即便每個人都以為自己的戀愛,甚至這段戀愛有多麼的獨一無二。
我有個很壞的習慣。我一旦回憶起過去的感情就叨叨不絕,彷彿彼此之間真的發生過什麼驚天動地的愛戀;這麼說並不是否認任何曾經發生的故事,而是故事本身其實沒那麼重要,重要的是兩個人的本性到底能不能相合。我們也許在某些感觸上心靈契合,可這不代表兩人的感知能完全交流。不能交流也沒什麼不好,只要不產生矛盾就好了。
我喜歡引用一些別人的句子,彷彿用這樣的句子來譬喻/指摘眼下的這段關係。「妳看,大家都是這樣想的,所以我這樣覺得也沒錯。」這樣的說法其實不完全正確;除了前因後果像蝦子的頭尾被掐掉而完全看不到之外,指桑罵槐也不見得可以得到太驚人的進展。《愛上浪漫》裡面有很多deja-vu的橋段,有時原因甚至不同;以解構主義來討論,自然覺得這一切都是無所謂的,可是戀愛畢竟不能被切割得這麼支離破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