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於這個blog不是公開的,必須要用MSN帳號login才能進來,某些比較私密的事情就直接寫在這裡。
最近面臨了一些生涯規劃的轉捩點,我準備離開Yahoo! Search Marketing,到Seattle的Microsoft加入Mobile Advertising Platform。
Yahoo!待我不薄,當初是Yahoo!見到我的潛力,給了我intern的機會,讓我認識矽谷,見識了search,也遞出了我人生中第一份full-time job offer,我才得以見到網路廣告的世界居然如此深邃而廣大;以前只知道廣告競標系統的概念,真正進入業界之後,才意識到平台上的許許多多調控居然是如此細緻而美麗。英文裡的’envision’,「使開闊視野」,大概足以形容Yahoo! Search Marketing對我的影響;在YSM的一年裡,即使外面的傳言風風雨雨,即使內部的重組與layoff浪頭一個大過一個,我還是學習了很多網路廣告在市場與技術上非常微妙而重要的種種。在職業生涯伊始,就能參與這麼具有挑戰性與創造力的工作,這讓我時時覺得非常感激。
做出這樣的抉擇心理老實說非常掙扎。去Seattle on-site interview前打給Eric,還嚷嚷著我就算拿到offer應該也不會走,綠卡的I140/I485都送件了,只把去Seattle當成免費的暑假旅行,加上與業界朋友聊聊的社交活動。但Seattle太美麗,而單身的我沒有羈絆,對於mobile的未來又感到興奮;拿到offer之後,我思前想後地做出決定,是時候該move on了。
Microsoft對我來說是個具有濃烈而複雜情感的公司。大學開始玩FreeBSD,後來玩Linux,也支援了一些簡單的open source project;我不會寫C#,平常寫用gcc/gmake跑的C/C++跟Java。其時自以為左派的我討厭壟斷,討厭單一市場,討厭平凡,總覺得這個世界實在太需要一些多元的聲音。我認同的不是亂七八糟的各種linux distrubution,不是用志不紛,乃寧於神,而是我太需要一種嘈雜的純粹,來面對大學之後的社會化。我知道那一天終將會來臨。
就算不用穿著西裝上班,這樣的社會化也是無可厚非的。我沒辦法像小強一樣投入open source的platform做正職,追求自己認同的公義或美善。研究所畢業之後我丟過MSN,那次的onsite沒能拿到offer,算是對Microsoft消除歧異的開始。在網路的世界裡,Microsoft始終做得不夠好,Google的壟斷反而贏得了大多數人的掌聲;在這個慢慢地從wintel轉型的世界裡,下個戰場的廝殺將會非常讓人期待,而startup在網路廣告上的機會將越來越少,就算facebook這樣的快樂希望web 2.0,都很難成為Yahoo!/Google這樣的一方之霸。我在Microsoft的未來裡看到了我的機會,於是做了最後的決定。
我很喜歡Seattle,對hiring manager有相當好感,關於這個team的未來很讓人興奮,希望未來能在Microsoft做出一些成績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