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民之口,甚於防川。川壅而潰,傷人必多,民亦如之。
《國語˙周語上》
最近因為陳雲林到台灣去,發生一連串的抗議事件。民進黨在之前張銘清來台時,發生暴力衝突事件,後續一些很重要的理性論述,就被揉一揉從此丟到垃圾桶去了。一如陳水扁把台獨論述搞爛,還順便把整個本土勢力拖下水,讓台獨變成符籙般的口號,再也不可能是個進行式;於是當人民用二分法來化約這個其實太不簡單的陳雲林事件時,民進黨的論述從此被忽略,而深綠極獨與極端份子的靠攏加持,在在讓活動的主軸失焦。
小英主席在《向台灣人民報告:我們為什麼不歡迎陳雲林》裡,其實很清楚地表明反對陳雲林來的原因;林濁水也在《喪權辱國的馬陳會》裡檢討了馬英九這次毫無立場的會面與台灣實質所得。經濟發展不是一昧的向中國開放靠攏就好;跟中國的互動要時時刻刻小心謹慎,而政府到底有沒有夠好的配套措施?
中國這個國家在全世界都受到不同立場的群眾抗議,台灣政府卻少見地動用過當的警察權,在活動之初就驅散民眾,傷害學生,關閉唱片行,然後在活動越演越烈的同時,「讓陳雲林看笑話」。胡錦濤在日本與溫家寶在美國都遭到嚴重的抗議,為什麼只有在台灣出現這麼大的流血衝突?
然後就是一群大學生小朋友在行政院前面靜坐,要求九劉內閣道歉,要求警政署長跟國安局長下台,然後要求修改集會遊行法。這聽起來算是比較和平理性的活動,但是論述主軸不清楚,要怎麼修改,國家的公權力怎麼被濫用,要怎麼樣防範國家機器被執政者擅加胡作非為,這些東西一來付之闕如,二來小朋友太心急的想要向國際發聲,搞了一些奇奇怪怪的現場轉播跟翻譯,翻來覆去的講的都還是那幾個陳義不高而內容空泛的訴求。這樣的公民運動註定是失敗的。
民進黨現在最大的問題在於對自己提出論述的力有未逮,也許是因為人至察則無友,民進黨現在吸納了太多純粹不滿而發洩怒氣的草根群眾,因為這些支持者反而在大環節上顯得軟弱起來。比如原先視為民進黨基本精神的清廉政治,遲遲不與扁切割,不切割怎麼自圓其說?論述本身能不能徹底執行,能不能跟實際情形兩相照應,這會是民進黨現在最自相矛盾又尾大不掉的包袱。
我是喝統派媒體奶水長大的台獨支持者,政治立場的左右傾向雖然隨著工作與社會現實不斷的改變,對於論述的追求,以及充分且清晰的思辨卻是非常堅持的。你與我的價值論述當然會不同,但是對於理性的堅持,對於人權終極價值的信仰,應該都是一樣的。